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马铃薯甲虫在世界及我国的传播扩散情况和趋势,重点介绍了马铃薯甲虫的主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在我国发生现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等,针对我国马铃薯甲虫扩散趋势和监测防控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遏制马铃薯甲虫在我国进一步传播扩散和危害的监测与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京郊西兰花小菜蛾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等5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本文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在药后1~7 d的防效较好;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分别按50%推荐用量组成的1∶1的混配剂,药后1 d的防效仅在60%左右,速效性较差,但是药后3~7 d的防效较好。其中,混配剂药后3 d的防效高达90.7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药后1~7 d的防效均较差。因此,在西兰花生产上可使用减量的溴氰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剂进行小菜蛾的防治,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防治小菜蛾的目的;在小菜蛾暴发时,可使用溴氰虫酰胺或乙基多杀菌素,以达到迅速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AL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定殖能力,本文利用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菌株AL7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将带四环素抗性的pGFP78质粒转入到菌株AL7中,分析了菌株AL7在棉花根围土壤中、根部组织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菌株AL7对棉花黄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为77.1%。pGFP78质粒转入后对菌株AL7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仍具有游动性和产生物膜。定殖检测结果表明,菌株AL7能够在棉花根围土壤中及根系组织内长期定殖,接种5 d时定殖数量最高,达6×10~6cfu/g土,接种80 d后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数量仍维持在2×10~6 cfu/g,根系组织内的定殖量为6×10~4 cfu/g。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验证,接种7 d后菌株AL7已经进入到棉花根部的中柱鞘细胞,能够在棉花根内大量定殖。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目前已扩散至我国25个省、市(区)。目前在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本研究在收集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情况,玉米的产量、面积、价格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型@RISK分别预测了其在防治与不防治场景下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在不防治场景下,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375.68亿~3 283.45亿元,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潜在经济损失90%置信区间为254.78亿~2 918.93亿元。因此,为保护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田间防治来降低其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合于防治苹果褐腐病(Monilinia fructigena)的生防毛壳菌,为苹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菌株材料。【方法】选择4株毛壳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量抑菌率和抑菌带宽度;通过生防毛壳菌发酵粗提物检测其抑菌活性强弱;通过离体接种苹果果实比较毛壳菌的控病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对抑菌活性强的毛壳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供试的4株毛壳菌中,菌株24-9在平板对峙试验、发酵粗提物抑菌试验和离体接种试验中均表现出稳定而较强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24-9鉴定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结论】该生防毛壳菌菌株可用于开发苹果采后病害生防制剂,提高植物抗性,丰富我国苹果采后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库。  相似文献   
6.
许多植物病原细菌通过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相关毒性因子的表达,而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QQ)是通过干扰QS系统,达到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利用原位培养法分离得到2000多株不同菌株形态的植物根围细菌,结合QS系统信号分子检测平板筛选到7株具有Q...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华北白前生物碱对重要的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的生物活性,采用点滴法和叶碟饲喂法测定了从华北白前中提取的生物碱对小菜蛾的触杀、胃毒和生长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白前生物碱浓度大于500 mg/kg时,对3龄小菜蛾幼虫触杀的死亡率达23.33%。叶碟饲喂小菜蛾结果显示,10 d内,白前浓度50mg/kg时无幼虫死亡,12 d后各浓度均表现出胃毒作用,但是死亡率不显著,500 mg/kg浓度的死亡率仅为30%;各处理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缓慢,体重均较对照低,幼虫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程度随生物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药后12 d时生物碱对小菜蛾幼虫生长的抑制率在11.78%~92.20%之间。  相似文献   
8.
生物入侵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外来物种入侵之前,识别出最有可能定殖扩散的潜在有害生物。基于入侵性有害生物集群的原理,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应用到生物入侵研究中。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有自组织映射(SOM)、k均值和层次聚类法。其中,SOM已在国内外入侵生物定殖可能性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聚类分析可以进行风险排序,从而筛选出需进一步研究的潜在入侵生物。本文综述了近年聚类分析在生物入侵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基础数据在风险评估中的地位。同时,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提出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入侵生物数据信息的研究思路。将聚类分析与单一物种分布模型相结合,可以更有效的分析入侵生物定殖风险。  相似文献   
9.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与马铃薯Y病毒科的部分病毒复合侵染导致玉米致死性坏死病。利用Maxent模型,分析预测了MCMV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显示,MCMV在全球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大洋洲东部局部地区,亚洲、非洲、北美洲的南部地区,南美洲的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在我国的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根据预测结果,提出对MCMV的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幼苗萌发法比较研究了浅耕翻改良、围封改良和自由放牧对退化羊草草甸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浅耕翻改良、围封改良措施均可显著提高退化羊草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密度,改善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结构,其中围封改良较浅耕翻改良措施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偿和修复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